4月10日,网商银行官宣升级大雁系统,首次将生成式人工智能(以下简称“AI大模型”或“AIGC”)的能力应用于产业链金融。
“我们找到了一个方向,但还不能说现在就挖到了丰厚的宝藏。AI大模型的产业应用仍有很远的路要探索。”网商银行高级工程师方珂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,超大规模的客户量、数据与风控能力沉淀,对小微经营者认知的积累,共同构成了网商银行用大模型探索产业链金融应用的基础。
当前已有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布局AI大模型技术,加速应用场景的探索。比如工商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,已建成同业首个全栈自主可控的千亿级AI大模型技术体系,率先实现在多个金融业务领域创新应用。同时,首个基于大模型的网点员工智能助手正式上线,提升网点效能,全年运营领域智能处理业务量3.2亿笔,比上年增长14%。
在探索应用方面,大型银行更注重自主研发,另外跨界合作成立实验室也成为入局的重要方式,如平安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,正通过高校、银企、总分行等创新合作机制,积极探索以AIGC为代表的前沿技术,助力本行降本增效。
据IDC发布的《洞悉产业链六大趋势》报告预测,到2026年,25%的金融机构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,助力金融服务在产业链的生产、制造、流通、消费等各个环节领域深度融合。
“从国内银行目前披露情况来看,多数大型银行及科技型银行已在充足的资源下开启自研金融AI大模型,展现了较强的行动力,而中小银行仍起步较晚。不过,当前AI大模型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萌芽状态,金融业在AI大模型实际落地过程中,仍存在自身业务渗透不深入及数据治理等问题。预计2024年,在银行业积极探索下,或将迎来一定成果。”中国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说。